Copyright ? www.www.scmagazin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985年3月動工興建,是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經過30多年的開發建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連續12次位居全國開發區前五強,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產值均約占青島市的1/5。是山東省唯一連續5年躋身全國國家級產業園區百強榜單前十強的產業園區,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十強開發區,國家知識產業試點園區,中國生態(人文)宜居規劃建設示范區,成功獲批國家首批東部唯一智能化工業示范園區示范試點。
青島前灣港
積極推廣復制上海自貿區試驗成果,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國家級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點深入實施。率先在全省推出新一輪外資準入便利化改革舉措,外資企業設立工作提速75%。建立"一枚印章"對外的集中審批模式,實現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全面推行社會投資類項目備案管理制度。已有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區投資,累計引進投資過千萬美元項目52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75個。區內人才優勢明顯,擁有8所高校、12萬大學生,人才總量達到21.5萬人。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59家,成立創新戰略聯盟6個、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按照"政府是主導、市場是主體、大學生是主力"的工作模式,大力實施創新創業創客創意"四創"活動。積極搭建新型人才載體引智聚才??偼顿Y100億元的青島光谷國際海洋信息港,致力于打造集國際海洋信息港、國際海洋人才港、國際海洋產權交易中心三大海洋要素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目前已簽約引進國家信息中心軟件評測中心等科研機構、千人計劃和歸國留學人才創業項目110余家。
堅持綠色集約發展,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是全國首個成功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國家級開發區。大力推進全域城市化,城市化率提升至84.5%,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2%以內。以綠化提升城市品質,全區林木綠化率35.6%,城區綠化覆蓋率45.8%。區內人文環境濃厚,基層文化服務網絡健全,已形成15分鐘文化圈,堅持把學校、醫院建成全區最好的建筑,建成山東最大、國內前五的醫療單體西海岸醫院。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青島膠州灣大橋和隧道的貫通,使開發區進入與青島一體化發展的同城時代,地鐵1號線過海段已開建,軌道交通R3線啟動建設。成功承辦舉辦首屆"留動中國"總決賽、藍色高端產業發展論壇活動周等一系列重要展會活動,連續舉辦十五屆鳳凰島文化旅游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擁有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支柱產業涉及汽車、機械裝備、船舶海工、橡膠、食品等領域。開發區將以"中國制造2025"為方向,加快構建海洋經濟為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港口、家電電子、汽車、石化、造修船、海洋工程等優勢產業集群加快轉型升級。
產業基礎
青島開發區入駐企業5萬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3000余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90余家。集聚了汽車、船舶、海洋工程、家電、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電子信息、港航物流、文化創意、醫療保健、科研機構等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海洋科技等循環經濟產業。已逐步形成了航運物流、船舶海工、家電電子、汽車制造、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六千億級產業集群。
投資環境
半小時車程直抵青島膠東國際機場,4F運行等級176條航線,連通全球107座城市的112座機場,日均計劃起降航班523架次,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
前灣港自動化碼頭,億噸級港口連接“一帶一路”,擁有前灣港億噸級深水大港,通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世界第五大港、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位居世界第五、第六位。
人力資源
擁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區內擁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復旦大學研究院、北京大學研究院等?20 所高校及研究院;擁有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等17所職業院校;擁有幼兒園 500 所、小學99所、普通初中41所、高中14所、中等職業/學校10 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擁有香港耀中國際學校、萬達國際學校等多所國際化學校。
擁有各類人才46.73萬人,其中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30人,包括院士人才6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等其他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49人;在校大學生約16.5萬人。
居住配套
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保障標準居全國前列。擁有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等三甲醫院?6 家。
擁有匯豐銀行、韓亞銀行等中外金融機構145家;擁有希爾頓、喜來登、涵碧樓、溫德姆至尊、融創萬達文華等高端酒店 18 家;聚集了奧特萊斯、麥德龍、永旺等國際知名商貿企業及融創茂、萬達廣場、利群商廈等國內大型商貿企業;擁有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及游艇、帆船、健身俱樂部等眾多休閑娛樂設施。
1.中電光谷青島產業園
?規劃用地約640畝,規劃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一期青島光谷軟件園規劃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二期青島研創中心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含3萬平方米人才公寓),三期青島海洋科技園規劃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目前已累計開發70余萬平米,已建成并投入運營43萬平米。
2.MAX產業園
MAX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由北京天瑞金置業投資有限公司開發運營,位于轉型發展區二號路規劃占地約200畝,建設面積17萬平方米,總投資18億元,分三期開發,目前一期的1.1期已交付,1.2期建設中。項目建成后預計引進130家區域總部型企業,將吸引總部經濟、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科技型產業園區。
3.聯東智慧科技城
位于山東科技大學西、渭河路北、珠宋路東,由北京聯東金泰投資有限公司投資6.3億元建設,占地121.5畝,建筑面積約12.1萬平方米。項目以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為主要產業方向,擬打造集生產制造配套、中試成果轉化、企業總部功能于一體的都市聚合型產業基地,預計達產后年納稅6000萬元,用工1000人。
4. 聯東生態科技谷
位于黃島區王臺街道204國道東、王臺南四路北,項目總投資約7.2億元。建設內容為研發中試樓、標準廠房及產業大廈等業態,結合新區主要產業特點,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打造青島市高端產業集聚區。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引進企業80余家,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實現年稅收約50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
5. 海爾信息谷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品牌為核心,規劃“產、研、創”三大板塊,即信息科技企業總部、院士信息研發創新園與海創匯西海岸雙創平臺,且與新區政府合作搭建“招才引智基地”。已招引航運物流產業園1個,新一代信息技術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65家。海爾產城創集團旗下海爾海納云及旗下物聯網公司10家。海爾集團旗下海創匯平臺及入孵企業10家。落地中烏先楚能源研究院、北斗時空大數據研究院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3所,引入院士4位。
6.訊飛未來港
位于江山南路480號青島研創中心。主要布局—?全球中文學習平臺:人工智能助力“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科大訊飛山東區域總部:立足青島,面向山東,輻射東北亞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青島A.I.產業加速中心: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引領示范區;聯合高校共建“A.I.學院”: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培養的搖籃;人工智能展示中心:從技術科普到創新應用、洞見未來的研學基地。
7. 瑞源機器人產業園
總投資7.2億元,其中A區占地33.6畝,設計建筑面積(含地下)4.8萬平方米,打造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為主產業,集研究、開發、孵化、中試、場景、人才培養聚集為一體的4.0聚集型智能機器人產業園。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機器人科普、展示、孵化以及產業類等,具有匯聚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賦能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性。項目A區于2019年9月開工建設,計劃于2021年5月竣工,B區計劃于2021年3月開工建設。
8. 中南高科青島光電產業園
位于王臺新動能產業基地,范圍東至環臺東路、南至王臺南四路、西至王臺東一路、北至王臺南三路,占地約169畝,毗鄰京東方物聯移動顯示端口器件生產基地項目(下稱"京東方生產基地項目"),定位為京東方生產基地項目上下游產業配套園區,主要招引企業(機構)方向涉及光電、泛半導體、集成電路、新材料、電子通信、智能裝備等領域的上市公司或行業龍頭企業。
青島經濟開發區目前擁有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企業23家。
分別是: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黃島)、海爾集團公司(黃島)、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賽輪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青島麗東化工有限公司、青島寶蘭格制冷有限公司、青島澳柯瑪集團總公司(黃島)、益和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大唐黃島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太平貨柜有限公司、青島中核能線纜科技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雷沃工廠、青島海爾豐彩印刷有限公司、嘉里糧油(青島)有限公司、青島寶井鋼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聯合發展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青島萊鋼鋼結構有限公司、青島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山東山孚日水有限公司、首鋼(青島)鋼業有限公司。
(一)重塑三大制造業新優勢
1.聚焦招引智能家電產業
以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為方向,優化升級傳統大家電業,擇優壯大特色小家電業,培育拓展本地化配套產業,健全產業鏈、優化產業生態,構建深度協作融合的產業集群體系,實現傳統家電產業向智能家電產業轉型升級進而向智能家居產業突破,打造中國北部智能家居產業高地。重點引進變頻控制器、變頻壓縮機、精密變頻電機等零部件和新材料生產企業,完善產業鏈條,提高本地配套比例,形成整機生產與配套產業分工協作的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體系
2.融合吸引高端裝備產業
提升突破基礎裝備、基礎工藝、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重點發展船舶海工、智慧紡機、智能裝備等產業,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基地。船舶海工產業重點發展高技術船舶、深水油氣、深遠海漁業裝備等,形成長鏈條、高環保、大配套能力,助力建設世界級海洋工程裝備基地。智慧紡機重點發展高速高密噴水織機、噴氣織機、織造車間數字化生產監控系統等關鍵技術或工藝,完善紡織機械產業鏈條,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紡機產業集聚區。智能裝備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智能農業機械等成套裝備以及高性能密封件、大型精密模具等關鍵基礎零部件,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
3.安全引進高端化工產業
在推進黃島石化區及周邊區域功能規劃調整的基礎上,依托青島煉化、麗東化工等重點企業,持續推進技術進步和精益管理,強化安全管控,進一步推動產品轉型升級、企業間物料循環利用,以“鏈群集成化、產品高端化、綠色循環化”為方向,適時發展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延伸產業鏈條。
(二)集聚三大高端服務業
1.總部經濟產業
依托唐島灣 CBD等區域,發揮自貿試驗區的溢出效應,大力引進集聚國際化、領軍型、創新型企業總部,打造產業鏈條完整、人才資源集聚、環境配套完善的新經濟總部中心。支持航運貿易金融、專業服務業、文化創意等領域的企業入駐,重點發展檢驗檢測認證、研發設計、科技中介等創新科技服務業態,法律、會計、審計、稅務、咨詢、廣告、人力資源、會議展覽、知識產權服務等專業服務業態,打造區域金融科創服務中心。
2.航運貿易產業
整合各類航運數據信息,推進航運信息和交易平臺建設,集聚航運、金融、貿易等資源,增強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大力招引跨境電商物流、汽車物流,重點突破保稅物流、冷鏈物流、電子物流、化工物流,提升中心樞紐功能。
3.時尚產業
壯大影視、音樂、啤酒等城市名片及創意設計、駐區高校等特色優勢,依托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東方影都等重點項目平臺,培育和發展時尚經濟,做大做強時尚影視、時尚啤酒產業,聚勢突破發展時尚音樂、時尚創意設計、時尚工藝美術、時尚體育產業。
(三)培育發展三大戰略新興產業
1.突破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依托芯恩集成電路、安潤封測、富士康等行業知名企業,引進國內外一系列先進半導體應用和集成電路材料、設備、設計、封測等企業參與產業生態,力爭在汽車電子、智能家電、智能制造及通訊等芯片領域的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打造從芯片設計、制造、到應用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依托京東方等企業,推進大尺寸 AMOLED 面板、中小尺寸 AMOLED 柔性折疊屏、全面屏、激光顯示面板、量子點顯示面板等研發及產業化,做強光電顯示產業。依托中電科高端儀器儀表科技園,以智能化的電子測試測量技術為核心,大力發展高端儀器儀表產業,打造“國內卓越、世界一流”的高端儀器儀表產業基地。依托海爾信息谷、中電光谷、科大訊飛、卡奧斯、中國電信等平臺,充分挖掘數據資源, 加速場景融合應用,提升高端軟件供給能力,前瞻布局區塊鏈等領域,著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在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方面爭當示范。
2.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在滿足傳統汽車產業市場需求前提下,依托上汽通用五菱、美錦氫能汽車、藍科途鋰電池隔膜等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企業, 重點做強整車制造、動力電池鏈條,補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等鏈條,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著力發展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汽車,不斷豐富汽車產品體系,推動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邁進。不斷完善關鍵零部件產業鏈配套環節,優化產業配套體系,前瞻性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3.積極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
重點開發抗腫瘤、抗病毒、降血糖、心腦血管、神經系統等海洋創新藥物,開發基因組輔助精準育種技術,探索建設現代化海洋種業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推進正大制藥有限公司國家海洋藥物中試基地建設。依托華大基因北方中心,加快生物種質資源進口研究應用,打造國內最大的海洋基因庫和海洋生物基因大數據中心,建設海洋生物醫藥資源庫。擴大生物基因技術成果應用,推進海洋微生物制劑、酶、添加劑系列產品實現產業化。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加大交流與合作,大力推進海洋生物醫藥技術創新。
2022年青島經濟開發區將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等戰略,全面落實青島市建設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和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模式、提升發展活力、促進產業升級、推進產城融合、增強綜合實力,建設全省對外開放引領區,創新發展先行區,智能制造示范區,打造全國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標桿。
按照以港興產、以產帶城、港城融合思路,合理功能分區、引導空間優化,加速實現產業布局與城市布局融合,實現人口導入、產業提升、城市更新互相協調支撐,構建“一核引領、多區布局、軸帶貫通、聯動發展”的高質量發展空間布局。
(一)一核引領
以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為核心,依托前灣綜合保稅區、國際經濟合作區等板塊,發揮政策優勢,圍繞國際貿易、海洋經濟、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和先進制造業等領域,提升區域中心樞紐功能,精準聚焦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實施差異化要素供給,有效提升航運物流、家電電子、汽車、國際貿易等重點產業發展水平和質量,打造開放發展主引擎。
(二)多區布局
1.唐島灣科創金融總部區。依托唐島灣 CBD 等區域,加快優化提升總部經濟、科技產業,全力打造集總部、創新、文化、商貿、國際交往等功能于一體的金融總部科創中 心。
2.西部高端產業集聚區。以海洋高新區為依托,聚焦海洋產業、會展業、總部經濟,帶動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承載區重要功能引擎。
3.高端化工集聚區。以黃島石化區為依托,重點加強區域安全改造提升項目研究,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構建高技術高附加值高端化工產業集群。
4.船舶海工集聚區。依托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 做大做強船舶海工制造業,打造高端船舶產業基地、世界級海洋工程裝備基地。
5.智能家電集聚區。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等龍頭企業為依托,重點發展節能智能型和網絡化家用、商用電器整機產品和新一代智能電器。通過建設數字化工廠、工業 4.0 大規模定制企業,實現與用戶全流程實時互聯,發展智能電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空調、智能電視機等,實現家電電子產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6.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創新驅動、高端發展、典型示范,推動數字科技與汽車、家電等傳統產業融合發展,以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海爾信息谷、機器人產業園、光谷軟件園等重點園區平臺為載體, 以完善延伸產業鏈條為重點,集聚發展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融合提升。發揮科大訊飛“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 賦能中心”等平臺作用,搭建制造業企業與信息技術行業交流互動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提升制造業整體水平和競爭力。
7.靈山灣影視文化區。發展創作、創意、發行、交易、影視裝備等產業,做強影視制作等內容創作生產領域,拓展數字傳媒、動漫游戲、互聯網內容制作的新興文化產業。
8.王臺新動能產業基地。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紡織機械、木工機械、汽車配件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擦亮紡機名鎮招牌,建設智慧紡機產業園。聚焦光電顯示、高端裝備、總部商務等高端產業,實現新產業加速聚集、聚勢蓄能。
(三)軸帶貫通
依托自貿試驗區、聯動上合示范區,建設??兆再Q走廊;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各類研發中心,建設濱??苿撟呃?,促進智變融合賦能產業升級,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創新發展。
(四)聯動發展
推動各園區、片區融合聯動發展,促進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的同時,在產城融合、功能完善、補充聯動等方面做好文章,形成“區域共進、全域融合、抱團發展”的新格局。
真誠地歡迎您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興業,期待著與您攜手合作,共創輝煌!
聯系電話:+86-532-86988981
? ? ? 傳真:+86-532-86988989
Copyright ? www.www.scmagazin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山東省國際投資促進中心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