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www.scmagazin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海洋裝備制造、現代海洋化工、海洋生物醫藥等。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等。
以智慧海洋為引領,堅持陸海統籌,打造海洋經濟示范區,高水平建設“海上糧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加快發展深遠海、遠洋和極地漁業,實施“透明海洋”工程,加快大洋海底礦產資源勘探及試開采進程,壯大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支持青島、煙臺等打造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海洋信息、涉海商務等海洋服務業;推進海水淡化規?;瘧?,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發展新一代深海遠海極地技術裝備及系統。
海洋示范工程:水產養殖綠色示范工程、膠東“海上調水”工程、長島國家公園(創建)、日照離岸深水海域開發試驗和黃海冷水團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牧場等。
將體制機制創新貫穿于海洋強省建設全過程,從創新統籌、市場主體發展機制,要素配置機制、財稅扶持機制、投融資服務機制、科技支撐機制等方面,推動海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形成促進海洋強省建設的政策體系和制度環境。
?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貢獻不斷鞏固,發展速度穩中有進,2022年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以上。
?海洋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海洋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2022年海上風電并網規模達到200萬千瓦。海水淡化日產規模超過60萬噸。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新創建3-5處。
?港口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智慧綠色平安發展水平明顯提高,港產城融合發展取得初步成效,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8億噸。
組織實施涉海規劃計劃。深入落實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等涉海規劃,協調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舉辦海洋強省建設重大活動。適時召開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現場觀摩會,推動海洋重大建設項目加快實施。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承辦第八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議。舉辦山東首屆船舶與海工裝備展。
加快推進海洋重大項目建設。動態調整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庫,新開工建設“國信2號”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等13個引領性支撐作用突出的重點項目,2022年完成投資40億元。加大對17個省級層面推進重大支撐項目的督導調度,及時幫助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組織開展現代海洋高質量發展重點企業遴選工作,對前10名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基礎性獎勵和最高2000萬元激勵性獎勵。加快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全力推進青島百發二期、董家口熱電聯產等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產,推動龍口裕龍島、魯北碧水源二期、東營港等海水淡化工程開工建設。做大做強海洋優勢產業。推進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新建“牧漁1號”“牧漁2號”兩座大型深水網箱,打造“1+N”全新深遠海養殖模式。培育壯大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認真落實《“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培育支持辦法》《“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培育支持辦法》,開展現代海洋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評審工作,對入庫集群擇優給予資金獎勵。青島市海洋交通運輸產業集群等8個“雁陣形”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達到4000億元。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等5個領軍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
實施新一輪港口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新開工裕龍石化配套港口工程,加快建設青島港前灣港區泛亞集裝箱碼頭工程、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原油碼頭二期工程等項目,建成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大唐碼頭二期等工程。2022年新增泊位3個,新增通過能力超過600萬噸。加快推進沿海港口轉型升級。制定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指標體系。推動港口延伸貿易、物流、航運、金融等增值服務,加快沿海港口從裝卸港向樞紐港、貿易港和金融港升級。深入實施“智慧港口”試點項目,深化5G、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港口場景的應用,打造全球智慧港口示范樣板。提升港口開放服務能力。新布局建設6家內陸港,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構建連內接外、通暢高效的陸海運輸網絡。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加強交流合作,繼續加密海上航線網絡,爭取新增外貿航線10條。打造青島港國際樞紐海港,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轉分撥基地。
實施海洋科技創新工程。繼續實施“透明海洋”省級大科學計劃,加快布局3-4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推進智能化船用中速柴油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8個現代海洋產業重大產業攻關項目。以高技術船舶、高端海工裝備、海水淡化、海上風電等為重點,在省重大科技項目中布局15-20項左右關鍵技術和國產化替代裝備攻關。依托省海洋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推動海洋領域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扎實推進省部共建國家深?;驇?、國家深海大數據中心、國家深海標本樣品館等重大平臺。推進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中國船舶集團海洋裝備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落戶山東。建設高水平海洋人才高地。繼續組織開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人才專項遴選工作,面向海洋產業領域遴選20個左右領軍人才團隊。對2020年9個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人才專項進行中期評估。以52家現代海洋產業人才工作重點聯系企業為重點,加強人才引育精準支持,組織梳理核心技術需求清單,通過“揭榜掛帥”等機制精準引進人才。更新《山東省海洋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
?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出臺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行動計劃,適時召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聯席會議。推進長島爭創國家公園。推進國家級新區和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認真落實《關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進一步開放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實體經濟發展新高地。加快青島藍谷、威海、日照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打造海洋科研機構、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高端新興產業集聚區。
建設高能級海洋開放合作平臺。推動省部共建青島海洋國際合作中心,推進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和東亞海洋博覽會提檔升級。舉辦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漁業專門委員會年會、2022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和第四屆濰坊國際海洋動力裝備博覽會。深化涉海國際合作。推進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中韓(威海)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辦好日本(山東)、韓國(山東)、RCEP區域(山東)3個進口博覽會。
?發揮現代海洋產業專班牽頭抓總作用,加強省直部門之間溝通對接,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形成工作合力。督促各級政府建立協調配合機制,統籌領導和推進本地區現代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發揮海洋產業智庫、協會作用,形成推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統籌使用各類涉海資金,加大對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對新入選國家級海洋牧場的,給予1700萬元以上中央資金支持;對經國家批準的遠洋漁業基地,在中央財政給予獎補的基礎上,省級財政再給予每個最高3000萬元補助;對國家批準建造的南極磷蝦船,在中央財政給予獎補基礎上,省市級財政聯動再給予每艘3000萬元啟動資金支持;對在山東省實現產業化的海洋源國家一類新藥,省級財政給予最高3000萬元一次性補助;將淡化海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體系,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海水淡化用電免收需量(容量)費。
?堅持目標導向,建立工作臺賬,逐項明確工作目標、工作措施、責任單位、完成時限等,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建立季度調度和報送制度,加強形勢研判分析,及時掌握情況、跟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近日,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2-2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啟動建造。該船與兩個月前啟動建造的“國信2-1號”屬于“姊妹”船,是全球首批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將以“船載艙養”模式開展大黃魚等名優養殖魚種養殖,單船設計年產高品質魚類3700噸。
山東煙臺“藍色糧倉”建設如火如荼,示范推廣“海工+牧場”“陸海接力”“大漁帶小漁”三大發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大型深遠海養殖設施24座,創建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范區46處,其中國家級20處,約占全國的1/8,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海洋,是山東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建設海洋強省,就是繼續做好“港口、產業、生態”三篇文章,持續深耕海洋發展,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山東大有可為。
近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相文璽一行來濱調研。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田參加活動。
Copyright ? www.www.scmagazin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山東省國際投資促進中心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